为深化中高职教育衔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6月26日,我校教务处及相关二级学院负责人赴郑州市财经学校,开展“3+2”分段培养专题调研活动。
调研采取分专业研讨形式,两校教学团队分专业开展了对接交流。参与研讨的主要人员包括:郑州市财经学校相关专业教研室主任及骨干教师,我校相关学院副院长及教研室主任等。双方围绕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核心能力培养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郑州市财经学校结合专业特色分享了前三年培养成效计算机应用专业教研室主任袁喜连介绍了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体系,交流了“搭建网站”等综合实训项目成果,骨干教师赵春霞结合学生竞赛案例,建议高职阶段加强开发类技能培养;会计事务专业教研室主任牛莉萍提出共享校外实训基地的具体需求,以匹配高职大数据会计的转型方向,同时希望保持会计类考证课程的延续性;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宋娇全面介绍了专业建设特色,包括茶艺、咖啡制作等实践课程体系,以及3D导游模拟实训室的应用成效,分享了“以赛促教”育人经验;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骨干教师建议高职阶段强化设计类软件等数字化工具的应用;市场营销专业骨干教师刘玉玲建议减少课程重复度,加强数字营销、数据分析方面的课程开设。
我校针对转段后培养展开分析。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单怀军介绍了学生就业升学情况,计算机应用教研室主任魏旭解读了专业三个培养方向、人工智能特色及“华为高级鸿蒙开发”等实践性课程开设情况;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孟春玲分享了岗课赛证、微专业开设、校企合作情况;会计学院教研室主任孔慧平建议“中职阶段延续考证模块课程开设”,并介绍了高职阶段在产业学院、智能财税课程方面的建设成效;文化旅游学院教研室主任马佳佳结合行业趋势,建议中职强化服务实操,高职深化酒店管理信息采统等数字化能力的培养;商学院教研室主任朱琳介绍了高职在数字营销、智能客服和实训教学方面的特色。
双方就课程体采衔接、教学资源共享、学生未来发展探索技术赋能等方面达成有效共识,并一致建议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开展沟通研讨,共同制订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为深化中高职协同育人提供有力支撑。